在国家新型城镇化战略深入推进的背景下,青岛市作为人口流入大市,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问题备受关注。近日,山东文化产业职业学院“从他乡到吾乡”团队以青岛市为例,通过深度调查982份外来务工人员样本,全面剖析当前农业转移人口在就业、教育、医疗、住房、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领域的获取状况及存在的问题。报告显示青岛市农业转移人口规模持续扩大,2020—2023年常住人口从1007万增至1037万,流动人口贡献显著。然而,这一群体在公共服务获取上仍面临显著差距:仅不足30%的受访者享受过政府提供的职业介绍或技能培训;住房保障覆盖率不足,仅少数人获得公租房或廉租房;子女教育方面,64.23%的儿童留守原籍,仅21.13%进入公立学校且部分需支付借读费。医疗领域虽相对乐观,但优质资源集中于中心城区,边缘区域外来人口就医难问题突出。.
针对调研发现的问题,报告提出政策完善、服务优化、社会参与、文化融合的方法。提出打破户籍壁垒,放宽积分落户条件,探索“居住证+社保年限”替代户籍限制。推行“教育积分制”,保障非户籍生平等入学,试点“新市民议事厅”,吸纳流动人口参与社区治理。建立企业社区结对机制,促进本地居民与外来群体互动。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