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以色列“特比昂”计划看创新人才培养

  以色列在加沙地带与哈马斯的暴力冲突不断激化,在应对哈马斯饱和式的火箭弹袭击时,以色列的“铁穹”导弹防御系统发挥了有效作用,从一个侧面展示出“空间小国”以色列所拥有的强大军事实力和技术实力。

  以色列以其在有限资源下将军事创新做到极致而闻名全球。以色列的国防预算不到美国的1/30,但这个“小而新”的国家却能快速、经济地为其军事领域带来独特的创新能力,甚至还向美国出口一些新型国防产品,比如“铁穹”导弹防御系统和“战利品”装甲车主动防御系统。美国军方人士都赞叹,虽然以色列在规模上和美国不是一个量级,但拥有致力于军事技术领先的私营国防创新基地。美国军方人士还认为,以色列在军事创新方面高效创新的做法,值得美国国防部门学习和借鉴。

 

  以巴冲突:以色列军队炸毁加沙一栋大楼。图为5月16日,工人清理瓦砾堆。这栋大楼是数家国际传媒的办公室所在地。(AP)

  以色列高效的军事科技创新能力,与其军事创新领袖精英的培养计划——“特比昂”计划有重要的关系。1973年,以色列在经历了第四次中东战争(“赎罪日战争”)之后,其国家军事领导人和学者决定,他们需要一批训练有素、受过技术教育的军事将领,以确保以色列军队的技术优势。该项目被称为“特比昂”,意为“堡垒”或“防御塔”。该项目于1979年启动,是一项旨在培养军事将领的精英培训计划。“特比昂”计划由时任国防部长阿里尔沙龙建立的武器发展和技术基础设施管理局(MAFAT)负责。

  以色列公民无论男女,高中毕业后都要服一段义务兵役。STEM课程(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得分最高的学生可以申请进入“特比昂”,以满足公民服役要求,而不是应征入伍。该计划的选拔非常激烈,每年只有30-60名申请者能入围。参加选拔的学生不仅要具备STEM技能,还要具备领导才能、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以巴冲突:图为5月19日加沙市的巴勒斯坦人在检查以色列空袭后的损毁情况。(AP)

  被选中后,他们需要完成一个结构化的军事和技术培训项目。学员们在希伯来大学上课,学习数学、物理和工程等严格而广泛的课程,旨在掌握解决多种技术问题的工具。“特比昂”的学员们还与以色列国防军所有部队的多个军事单位进行合作训练。对于“特比昂”毕业生来说,上过空降学校、学会操作坦克、乘坐舰艇出海、在空军飞行部队接受训练,都是很常见的。此外,每名学生都要进行一个论文项目,提出在训练期间确定的军事需要的技术解决方案。比如,“战利品”装甲车主动防御系统就是起源于“特比昂”计划。

  在学术培训期间,学员们作为一个群体生活在一起,形成一个紧密的网络,贯穿其整个职业生涯。由于这种跨军种的军事训练,“特比昂”也发展出了跨军种和跨部队的网络。“特比昂”学员们在被任命为军官后需服役6年及以上时间。许多人继续接受学术培训,获得专业硕士或博士学位,再被分配到不同的军事单位或研发机构。MAFAT根据每个“特比昂”士兵的技能、训练和兴趣,为其调配现役任务。大部分“特比昂”士兵最后是在与其论文主题相关的项目或单位服役。

 

  2021年5月12日,以色列南部边境城市斯德洛特,以色列国防军士兵正在操作一门155毫米自行榴弹炮向加沙城内的预定目标开火。(Getty)

  在服役期间,“特比昂”是一支由技术训练有素的军官组成的精锐部队,是以色列军事行动与国防科技界的粘合剂。他们对军方的军事需求和适用科学技术都有第一手的了解,有望能主动利用两大优势来发现和解决问题。

  “特比昂”的毕业生如果在服役期满后继续留在军队,通常都会得到晋升,并最终进入高级领导岗位。也有许多毕业生被私营机构雇佣,任职于企业的技术和管理岗位。“特比昂”项目被视为以色列科技行业行政总裁的培育基地,因为以色列大量的科技公司和初创企业都是由前“特比昂”毕业生领导的。“特比昂”培养优秀人才的美誉,反过来又进一步推动了以色列更多顶尖的高中生申请加入其中。

  “特比昂”项目成功的关键因素可以概括为如下几点:(1)严格且多层面的选拔过程,吸引优秀年轻人才加入并持续培养其综合能力;(2)军事应用与学术培训的独特结合,强调大局,强调创新的应用;(3)毕业生和后续服役进行精准匹配,使得精英们的创新得到充分应用;(4)“特比昂”计划被广泛认为是通往精英职业机会的有效途径,而良好的职业机会反过来促进了培训计划的发展。

 

  以色列特殊的生存与发展环境,对其发展基于科技创新的军事与民用技术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事实上,这几乎是以色列赢得发展空间的唯一路径。以色列在技术创新方面的超强能力并非天赐,而是来自创新人才及人才培养机制。致力于培养军事创新精英的“特比昂”计划,为培育富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提供了有效机制和渠道。创新精英如同种子,播撒在以色列的军队、社会、高校和世界市场,成为以色列创新能力的重要力量。对于已将创新发展作为国家战略的中国来说,以色列的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值得借鉴。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