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技术赋能驱动农村电商发展——华宏农堂

数字技术赋能驱动农村电商发展——华宏农堂

农村电商是以数字化、信息化为手段,通过集约化管理、市场化运作的跨区域行业联合,构筑紧凑而有序的商业联合体,建设农民- 商家- 消费者相互之间的需求和交易平台。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一号文件连续多年对农村电商作出部署,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农村电商凭借线上化、供需快速匹配、产销高效衔接等优势,成为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新举措,是农业农村数字经济发展的领头羊,同时也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法宝。

农村电商助力脱贫攻坚

近年来,随着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电商扶贫等工作的深入推进,农村电商发展呈现高速增长态势。电商扶贫作为我国脱贫攻坚的创新性举措,其发展逐渐得到地方政府的重视,积极探索与本地实际相适宜的电商扶贫新模式,加快推动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电商发展取得显著成绩。结合商务部统计数据,在工业品下行方面,2021年全国农村网络零售额2.05 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1.3%,增速加快2.4个百分点;在农产品上行方面,全国农产品网络零售额4221亿元,同比增长2.8%。

“数商兴农”深入推进,农村电商“新基建”不断完善。

福建:完善高速网络打通产业扶贫壁垒。福建省信息通信业通过发挥行业优势,依托和运用好网络技术,完善高速网络,打通产业扶贫壁垒。在福建省寿宁县下党乡,作为最早开通电信5G 基站的乡镇,中国电信寿宁分公司制定5G 扶贫专属优惠套餐,从品牌宣传、定向流量、终端优惠购、团购消费等方面帮助返乡青年创业,利用短视频平台引领“小农户”对接“大市场”,带动当地茶农户年增收8000 元以上;政和县镇前镇宝岩村作为省级贫困村,通过建立4G 基站实现4G 网络全覆盖,打造农产品销售电商平台——“千米蔬记”,以高于市场价至少10% 的价格收购农产品,再通过直播卖货的方式销售,将特色优质农产品以电商模式打开销售,为村民增收100 多万元,带动当地脱贫致富。

浙江:开发建设电商大数据应用系统。浙江省信息通信业利用大数据、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开发建设电商大数据应用系统,对电商销售、物流配送、人员培训等进行实时大屏展示和监控,推进农村电商各环节的精细化、动态化、可视化、数字化管理。以三门县为例,通过探索“互联网+品牌”的模式,举办网络青蟹节活动,通过“网红+ 基地”直播、免费试吃等营销方式,打响区域品牌,带动三门特色小海鲜的线上销量,实现网络销售3000 万元。同时,按照“展销+ 直播”模式,在展示展销中心设立公共直播间,探索线下体验与线下消费一体化的新零售营销。

重庆:开展脱贫攻坚信息基础设施建设。重庆市信息通信业通过搭建数据平台,组织实施行政村通光纤、乡镇4G 网络覆盖、行政村4G 网络覆盖、电信普遍服务试点、宽带乡村示范工程等网络扶贫项目,支持国家及市级扶贫开发重点县及18 个深度贫困乡镇、城口革命老区开展脱贫攻坚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累计投入约69 亿元推动光纤和4G 网络向农村腹地延伸,如搭建涉农信息化平台,支撑扶贫信息化应用、支持农村电商发展拓宽扶贫产品销售渠道、制定专属资费降低贫困群众网络使用成本等发挥优势支持农村信息化发展,打开贫困地区连接世界、掌握信息、增收致富的窗口。

湖南:申报六批次电信普遍服务试点。湖南省信息通信业在工信部信息通信发展司的指导下,成功申报了六批次电信普遍服务试点,获得中央补助资金10.7 亿元,带动企业投资超过35 亿元,累计实现8474 个行政村和4 万个自然村光纤宽带通达,建成4371 个农村4G 基站。张家界市永定区罗塔坪乡长寿村,实现光纤宽带网络通达后,当地的茅岩莓茶通过电商渠道拓展网络销售直营店32 家,营业额已达400 多万元。怀化市中方县、辰溪县通过农村4G 网络对中方高山枇杷、辰溪黄桃等滞销优质农产品进行直播销售,销售金额达到313.64 万元,为参与活动的贫困种植户创收超过863 元/ 户,有力助推了当地脱贫攻坚。

农村电商存在的问题

农村电商作为助力乡村振兴、促进群众增收致富、增加就业的重要举措,立足资源禀赋和特色优势,通过搭建网络营销平台,全力打造经济发展新引擎,在各地发展中取得了一定成就,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区域发展不平衡。东部地区“一家独大”。结合商务部统计数据,分地区看,东、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农村网络销售额占全国农村网络零售额比重分别为77.9%、14.1%、6.4% 和1.6%。东部地区占据七成零售额,呈现规模领先的特点。分省份看,浙江、江苏、福建、河北和山东农村网络销售额排名前五,合计占全国农村网络销售额比重为73.8%,浙江省在东部省份中表现亮眼,东部地区与中西部、东北地区差距较大。

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薄弱。5G 全覆盖任重道远。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作为发展农村电商的重要支撑,基础薄弱成为制约农村电商进一步发展的短板。《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1 年12 月,我国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率为57.6%,低于城镇的81.3%。我国省、市、县、乡基本实现互联互通,但信息传输在进村入户环节存在信息不通畅的问题,5G 在农村的覆盖仍然任重道远。

物流配送体系不健全。农产品上下行受阻碍。农村物流体系末端服务能力不足,影响电商产品品质,增加电商物流配送成本,尤其是生鲜农产品电商,尚未形成冷链运输、冷冻仓储、冷链配送体系,阻碍农村电商规模化发展。此外,农村电商物流普遍存在农产品外销的“农货进城”上行电商物流远少于“城货下乡”的下行电商物流,导致农村物流配送车辆空载率高,造成物流资源浪费。

农村电商专业人才短缺。系统化培训能力较弱。农村电商人才缺失是制约农村电商发展的重要因素,《2020 中国农村电商人才现状与发展报告》显示,2025 年农村电商人才缺口将增至350 万人,目前农村电商从业人员以中等文化水平为主,受地理位置、经济发展水平等影响,高校毕业的电商专业人才流失率较高。农村电商培训内容和方式有待进一步优化,缺乏对产品设计、运营、售后、物流等系统化培训。

农村电商发展建议

加强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农村及偏远地区光纤建设和4G 网络全覆盖,加大农业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探索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在农业领域的应用与创新。加快产业数字化发展,用数字经济连通绿水青山。推动数字经济与传统农业融合发展,将农产品的育种、加工、流通、销售等纳入产业数字化轨道。

打造大数据管理平台。依托县、乡、村特色产业,打造一村一品,通过大数据农业信息管理平台,实现网络供销。建立社区综合服务平台,与镇、村的农业数字化平台相连接,实时更新生鲜农产品直供信息。打造“农超对接”平台,通过连锁超市深入农村产地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建立联系,实现农产品从农田到餐桌过渡的全过程可追溯,保证食品安全。

完善农村流通网络体系。强化农村物流体系建设,既需要各级政府加大投入,也需要企业积极作为。加强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建设,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完善农产品流通骨干网,推动农村电商物流服务网络设施共享衔接,整合县镇物流快递资源,大力发展共同配送,同时鼓励快递、物流、电商企业向村镇下沉,扩大电商进农村覆盖面,提升脱贫地区流通水平。

加强农村电商人才培养。鼓励各地结合实际建设农村电商人才培训基地,与当地高校合作,建立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长效机制,培养熟悉农产品并有意愿留在农村的复合型人才;培育专业化的电商服务团队,围绕网络运营、美工、推广等方面展开业务指导,提高从业人员的实操技能;加大农村新媒体人才培训力度,结合农产品特点,打造“农民带货主播”;引导具有实践经验的电商从业者返乡创业,为农村电商发展注入更多活力。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