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眼镜和全息课堂数据可接通,云视图研全息教室计划引入新装备

 

在虚拟现实行业中,基于显示形式的不同分为AR、VR、MR和全息四种视觉形态。AR特征在于通过光学模组或眼镜将图像投射入眼,并在现实场景中显示悬浮图像,强调的是在虚实在现实基础上的叠加,因而也称增强现实;VR突出的则是沉浸感,由于形成了全包围视觉,体验者完全以第一视角在虚拟场景中漫游,犹如身处幻境;MR融合了AR和VR的特征,强调在现实中融入具有高真实、可交互的图形,而且通常还搭配空间定位模组使用,与AR相比,MR与现实场景的融合度更高;全息与前三者在成像架构上有很大差异,AR、VR、MR均是依托头戴模组成像,而全息则完全摆脱了穿戴式硬件,在现实的空间内直接成。

有一种说法,全息是更加以人为本的视觉形态,视觉的呈现不再寄生于人体,二是基于现实空间,因而更加尊重人的本体性和自由度。

四种技术形式各有所长和对应的应用场景,共同构成了虚拟现实领域的主流解决方案,本篇暂不论它们的优劣。在普通民众,四条技术线路之间很难配合使用,不过在最近云视图研团队的研究测试中,他们创造性的把AR眼镜与全息显示进行了数据互通测试。

云视图研是国内知名的全息技术服务商,其目前的业务布局主要集中在全息通信和全息教育两大板块,依托其具有核心专利的全息成像系统,将具有高真实和三维素质的图像信号利用光学原理显示在现实场景中,结合通信领域和教学领域的不同需求,生成了两套解决方案。在云视图研的测试中,将全息服务器中的信号通过硬件编解码后,经雷电接口输出至头戴AR眼镜。AR眼镜则采用的是爱普生的最新一代AR光波导方案,能实现1920*1080分辨率的超高清画质,亮度可等同于600cd/㎡。此前云视图研在十二款主流AR眼镜中横向测试对比过,亮度、清晰度、色彩素质三项核心指标远超其他同类产品。在体验者的前方约2m距离,呈现出视觉宽幅约2.3m的画面。

云视图研计划在全息课堂系统中首先使用AR模块,当教师在全息采集教室授课的同时,位于全息还原教室的学生可看见1:1的立体全息虚拟教师影像,目前这一环节的体验云视图研团队在经历两年多的打磨提升后体验已经优化到相当不错的层次了,但对于目前还没有条件部署的校区或者学生而言,则无法体验。基于这一类需求,则可采用AR眼镜的方式,全息人像或教学的信号数据直接呈现在学生眼前,比起手机屏幕或PC载体的网课,AR眼镜的效果显然体验好得多。云视图研表示,目前只是初步打通了全息数据至AR眼镜端的传输,后续将结合空间定位和体感,进一步提升AR眼镜在全息教学内容上的显示效果。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