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话合作新模式!吉林大学首届供需对接就业育人创新发展论坛(青岛)在青岛西海岸新区举办

11月27日,吉林大学首届供需对接就业育人创新发展论坛(青岛)在青岛西海岸新区FIC福瀛国际中心举行。

本次论坛以“校企联动促就业,产学协同共育人,成果转化促发展”为主题,由青岛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青岛市西海岸新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吉林大学学生就业创业指导与服务中心主办,吉林大学供需对接就业育人青岛中心承办。现场,青岛市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有关领导、吉林大学教授专家以及相关合作企业代表参加了活动。

活动通过主旨演讲、授牌签约、座谈交流等环节,多角度地探讨新时代背景下校、地、企之间加强供需对接和人才交流的创新路径,交流分享最新理念和实践经验,创新就业育人载体,为推动多方合作与创新发展提供新的思路与动力,实现就业育人工作向更高水平发展。

首先,青岛市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党委委员、副主任李向永上台致辞,他强调此次论坛将成为校、地、企深度合作的新契机,借助论坛搭建的交流研讨空间,各方代表应秉持务实态度、立足发展需求,围绕人才供需话题深入剖析,打破信息壁垒与错配困境,在交流中切实达成人才精准对接与优化配置的关键目标。

吉林大学学生就业创业指导与服务中心主任赵山指出,在当前就业形势复杂多变、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校企合作与产学协同育人已成为推动人才培养与就业工作的关键路径。吉林大学积极响应时代号召,全方位、深层次地与各类企业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通过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创新模式,共同打造协同育人的良好生态。

随后,吉林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培训学院)院长王瑞进行了题为《吉林大学培训学院推介》的主旨分享。深入介绍了学院的发展历程、办学特色及未来规划,彰显了吉林大学在成人教育与继续教育领域的深厚积淀与创新实践。

吉林大学供需对接就业育人青岛中心副主任王奎政进行了题为《吉林大学青岛服务中心介绍》的主旨分享,阐述了吉林大学青岛服务中心的成立背景与战略意义。依托吉大的学术底蕴、科研资源与人才储备,青岛服务中心立足青岛,扎根地方产业发展生态,致力于搭建起一座校地融合、校企合作的“稳固桥梁”。王奎政介绍,中心设有多元协同的工作板块,含人才对接输送、产学研深度合作、实习实训基地运营等核心职能,服务高校学生就业创业,满足地方企业用人需求。

据了解,吉林大学作为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始终坚持服务国家战略,积极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近年来,吉大与青岛市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合作,取得了一系列丰硕成果。吉大每年培养毕业生约19000名,其中约500名优秀学子赴青岛就业。为了更好地服务学生就业,发挥科研、人才和教育优势,吉大在青岛设立了全国首个供需对接就业育人青岛中心以及青岛技术转移中心,用以科技成果转化、创新孵化、知识产权运营、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等相关服务的运营。

在授牌签约环节,吉林大学供需对接就业育人青岛中心、吉林大学就业育人工作站依次揭牌,海尔智家产业集团与吉林大学签订就业实习基地合作意向书,瀛高产城(青岛)科技有限公司与吉林大学青岛技术转移中心签约。此举标志着校企各方将在这个平台上共同凝聚就业育人新合力,建立起良性的长效合作机制,共建创新发展新格局。

在座谈交流环节,与会嘉宾就校企人才合作、供需对接、政府和学校人才引进与培训等方向开展了深入交流,探索人才培养合作新模式。

本次活动的成功举办,为未来推进校地企合作,深化产学研转化、推动校地企三方共赢创造了有利条件,对促进创新链、产业链、市场需求的有机衔接具有重要意义。未来,吉林大学供需对接就业育人青岛中心将继续推动吉大科研、人才和教育优势在青岛的转化,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